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一种发生在直肠或肛管周围组织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患者常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伴随全身性感染表现。
该疾病的发生与肛腺阻塞、细菌侵入等因素有关。当肛门腺体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时,细菌在局部繁殖并引发化脓性炎症,最终形成脓液积聚的脓肿。常见诱因包括肛裂、长期便秘、腹泻等造成的肛周黏膜损伤。随着病情进展,脓肿可能向周围组织扩散,形成更复杂的感染灶。若未及时处理,约30%-50%的病例可能发展为肛瘘,出现反复流脓、瘙痒等并发症。
患者出现肛周持续性跳痛、排便困难或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到肛肠外科就诊。医生通常会通过肛门指诊、超声或MRI检查明确诊断。治疗需根据脓肿位置和大小选择抗生素控制感染或手术切开引流,术后需保持创面清洁并定期换药。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肛周卫生,避免久坐久站,饮食上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以预防便秘,降低疾病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