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症状主要包括高热、皮疹、肌肉关节痛、出血倾向以及消化系统症状等。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具体表现可能存在差异。
1、高热
多数患者会出现突发性高热,体温可达39-40℃,持续约2-7天,可能伴随寒战或头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双相热,即体温短暂下降后再次升高。
2、皮疹
发热后3-6天可能出现充血性皮疹或针尖样出血点,常见于四肢、躯干和面部。皮疹可能伴有瘙痒,按压时颜色会短暂消退。
3、肌肉关节痛
全身肌肉酸痛和关节疼痛较明显,尤其是腰部、四肢大关节部位,常被形容为“断骨热”。疼痛在发病初期即可出现,可能影响日常活动。
4、出血倾向
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瘀斑、鼻腔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发生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血小板减少是导致出血的主要原因。
5、消化系统症状
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少数患者会出现肝脏肿大或黄疸,可能与病毒侵袭肝脏细胞有关。
若出现剧烈腹痛、持续呕吐、意识障碍或呕血便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应注意避免蚊虫叮咬,发病期间需卧床休息并保证水分摄入,确诊后需在传染病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隔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