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流泪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结膜炎、角膜炎、泪道阻塞等疾病因素有关。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眼睛受到冷空气、强光或异物刺激时,泪腺分泌会反射性增加,出现流泪现象。这种情况通常会随着刺激因素消除而自行缓解,如进入温暖室内后流泪停止,或异物取出后症状消失,通常无需特殊治疗。
2、结膜炎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结膜炎症会导致眼睛充血、分泌物增多和流泪。患者可能伴有晨起时眼睑粘连、灼热感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药物,过敏性结膜炎需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等抗过敏药物。
3、角膜炎
角膜发生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或受到外伤时,会出现明显畏光、流泪、疼痛等症状。需通过裂隙灯检查确诊,治疗常使用加替沙星滴眼液抗细菌感染,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抗病毒感染,严重者可能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
4、泪道阻塞
泪小管或鼻泪管阻塞会导致泪液无法正常排出,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典型表现为无诱因持续流泪,尤其在刮风天气加重。可通过泪道冲洗检查确诊,轻度阻塞可通过探通术治疗,完全阻塞需进行鼻腔泪囊吻合术。
若排除环境刺激因素后仍持续流泪超过3天,或伴有眼红、疼痛、视力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到眼科就诊。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外出时可佩戴防护眼镜减少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