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二级是指血压水平达到中度升高的阶段,通常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进行分级。其诊断标准和管理方式需结合临床指南进行判断。
1、诊断标准
高血压二级的诊断依据是静息状态下多次测量的血压值。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收缩压持续在160~179mmHg或舒张压持续在100~109mmHg时可判定为二级高血压。需排除测量误差、白大衣高血压等干扰因素。
2、风险程度
二级高血压属于中度危险分层,可能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长期未控制的血压可能损伤心脏、肾脏、眼底血管等靶器官,增加脑卒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肾病等疾病的发生概率。
3、管理方式
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包括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常用降压药物有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同时需配合低盐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干预。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变化趋势,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若出现头痛、视物模糊、胸闷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完善心电图、肾功能等检查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