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口腔溃疡是什么?

张耀国 口腔科 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三甲

口腔溃疡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浅表性溃疡,常见于唇内侧、舌面、颊黏膜等部位,主要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疼痛性创面,周围有红晕。其形成可能与局部创伤、营养缺乏、免疫力下降、感染因素以及其他多种原因有关。

1、局部创伤

进食时不小心咬伤口腔黏膜、佩戴不合适的假牙或牙套摩擦、牙刷划伤等物理损伤均可破坏黏膜屏障,导致溃疡形成。创面通常呈浅黄色或灰白色,伴有明显疼痛感,尤其在进食刺激性食物时加重。

2、营养缺乏

长期缺乏维生素B12、叶酸、铁、锌等营养素可能影响口腔黏膜的修复能力。例如,维生素B12参与细胞代谢,缺乏时会导致黏膜萎缩;铁元素不足可能引发萎缩性舌炎,增加溃疡风险。

3、免疫力下降

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或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塞病)时,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口腔黏膜更易受到炎症因子攻击。这类溃疡常反复发作,且愈合时间较长。

4、感染因素

单纯疱疹病毒、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可能诱发溃疡。病毒侵入黏膜上皮细胞后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此类溃疡可能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5、其他因素

内分泌变化(如月经周期激素波动)、胃肠道疾病(如克罗恩病)、过敏反应(如某些牙膏成分)也可能诱发溃疡。部分患者存在遗传倾向,家族中常有反复发作病史。

日常需注意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避免食用过硬、过烫或辛辣食物。若溃疡直径超过1厘米、持续2周未愈或伴有发热、皮疹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口腔科就诊,完善血常规、免疫学检查等明确病因。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