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出血性疾病有哪些?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出血性疾病通常包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等。这些疾病因凝血功能障碍或血管异常导致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该病主要由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表现为皮肤瘀点、黏膜出血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药物,通过调节免疫或促进血小板生成改善病情。严重病例需进行脾切除术以减少血小板破坏。

2、血友病

属于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疾病,常见关节腔出血和深部血肿。替代治疗是主要手段,如输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凝血酶原复合物、新鲜冰冻血浆等补充缺失的凝血因子。长期反复出血患者需进行预防性治疗,并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

3、维生素K缺乏症

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合成,缺乏会导致凝血时间延长。治疗包括补充维生素K1注射液、维生素K1片剂等药物,新生儿常需肌注预防出血。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若出现出血倾向,需调整抗凝药物剂量并监测凝血功能。

存在异常出血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血液科,完善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避免碰撞损伤,使用软毛牙刷减少牙龈出血风险。确诊后应严格遵医嘱用药,禁止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并定期复查凝血指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