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判断黄疸新生儿是否严重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通常需要结合胆红素水平、黄疸持续时间、伴随症状以及高危因素综合判断。若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胆红素上升速度过快或数值明显超标,同时存在精神萎靡、拒奶等情况,则提示病情较重。

1、胆红素水平

足月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20.6μmol/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属于病理性黄疸。若数值持续上升且每日增幅大于85μmol/L,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需立即干预。临床可通过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或血液检测进行动态监测。

2、黄疸持续时间

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退。若足月儿持续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未退,或消退后复现,需警惕胆道闭锁、遗传代谢病等严重疾病。母乳性黄疸虽可持续3-12周,但需排除其他病理性因素。

3、伴随症状

出现嗜睡、肌张力低下、尖叫、角弓反张等神经系统症状,提示胆红素已透过血脑屏障。发热、呕吐、大便灰白色或尿液深黄等症状,可能提示感染性黄疸或梗阻性黄疸。皮肤黄疸从面部扩展至躯干、四肢,甚至手足心均黄疸时提示程度加重。

4、高危因素

母亲RH血型不合、G6PD缺乏症、头颅血肿、窒息缺氧史的新生儿更易发生重度黄疸。早产儿因肝脏代谢功能不成熟,血清白蛋白含量低,胆红素结合能力较弱,发生核黄疸的风险较足月儿高3-5倍。

发现新生儿黄疸时,建议每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皮肤黄疸范围,记录喂养量及排泄情况。若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或黄疸进展迅速,应及时就医进行胆红素检测。医疗机构会根据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图评估风险,必要时采取蓝光照射、白蛋白输注等治疗措施。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