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作为一味传统中药,在辅助治疗慢性肾炎时,一般具有改善蛋白尿、缓解水肿、调节免疫功能、保护肾功能以及辅助治疗气血两虚型肾炎等作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改善蛋白尿
黄芪可通过补气升阳的作用改善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患者的蛋白尿症状。其有效成分能减少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从而降低尿液中蛋白质的流失量,但需配合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
2、缓解水肿
黄芪的利水消肿功效有助于改善慢性肾炎引起的下肢浮肿。其含有的皂苷类物质能调节钠钾代谢平衡,促进体内多余水分排出,常与茯苓、白术等利水药物配伍使用。
3、调节免疫功能
黄芪能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对慢性肾炎患者的免疫紊乱状态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改善因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的肾小球炎症反应,但需配合规范治疗方案。
4、保护肾功能
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轻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动物实验显示其可降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但在临床应用中需结合控制血压、血糖等综合管理措施。
5、辅助治疗气血两虚型肾炎
对于病程较久、面色萎黄的慢性肾炎患者,黄芪配伍当归等药物可改善贫血、乏力等气血不足症状。其补气生血作用能促进造血功能,但需辨证施治。
慢性肾炎患者使用黄芪前应经中医师辨证,避免自行用药。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同时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急性发作期或伴有严重并发症时,应及时采用规范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