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细胞癌早期常见的明显症状包括珍珠样结节、溃疡、红斑或斑块、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等。该疾病好发于头面部、颈部等日光暴露部位,早期皮损表现多样,及时识别有助于早期干预。
1、珍珠样结节
初期常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半透明丘疹,表面呈蜡样光泽,类似珍珠外观。这种结节质地较硬,边缘可见细小毛细血管扩张,随着时间推移可能缓慢增大,但通常无痛感。
2、溃疡
约30%-50%患者会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表面覆盖痂皮,强行剥离后易出血。溃疡基底呈颗粒状,边缘呈珍珠样隆起,这种特征性表现被称为"啮齿性溃疡"。
3、红斑或斑块
部分表现为红色扁平斑片,表面可见鳞屑,与银屑病或湿疹相似。斑块边界不清,触诊可感知皮肤增厚,这种类型常见于躯干部位。
4、毛细血管扩张
皮损表面可见树枝状分布的细小血管,直径约0.1-0.3mm,呈现鲜红色或紫红色。这种血管异常在鼻翼、眼周等皮肤较薄部位尤为明显。
5、色素沉着
约6%病例出现褐色、蓝黑色色素沉积,易与黑色素瘤混淆。但基底细胞癌的色素分布不均匀,边缘仍保留珍珠样特征,且无卫星灶表现。
日常需注意防晒,避免紫外线暴露。建议每月进行皮肤自检,重点观察原有痣或斑块的大小、形状、颜色变化。发现皮肤异常增生、溃疡超过3周不愈或反复出血时,应及时至皮肤科进行皮肤镜或病理检查。早期诊断的患者通过规范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达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