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大多数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能逐渐自愈,但严重时需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1.轻度急性胃肠炎
若由病毒感染、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且未出现明显发热或脱水症状,通常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等方式自行缓解。随着病原体被机体清除,腹痛、腹泻等症状会逐步减轻。
2.重度急性胃肠炎
当发生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或伴随持续高热、血便、严重脱水等情况时,通常无法自愈。此时需进行病原学检查,针对性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等药物控制感染和纠正电解质紊乱,延误治疗可能引发肠穿孔或败血症等并发症。
患者在发病期间需每日监测体温、排便次数及精神状态。若24小时内腹泻超过10次,或出现皮肤弹性下降、少尿等脱水表现,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治疗期间建议选择米汤、软面条等低脂低纤维食物,避免乳制品和刺激性饮食加重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