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的确诊通常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粪便检查、血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结肠镜等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排除其他肠道疾病。
1、血常规检查
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能够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或病毒感染。急性肠炎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
2、粪便检查
留取新鲜粪便样本进行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可观察是否存在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卵等异常成分。若检测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致病菌,可明确感染性肠炎的诊断。
3、血生化检查
主要检测电解质(如钾、钠、氯)、肝肾功能等指标,评估腹泻引起的脱水、电解质紊乱情况。严重呕吐腹泻患者可能出现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异常结果。
4、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或CT检查可观察肠道黏膜是否水肿、肠壁增厚及腹腔积液等情况,帮助鉴别肠梗阻、阑尾炎等急腹症。X线检查还能排除肠道穿孔等并发症。
5、结肠镜检查
对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便血的患者,结肠镜能直接观察结肠和末端回肠的黏膜状态,取活检进行病理分析,可鉴别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疾病。
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初步判断,再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检查前需遵医嘱做好肠道准备,确保结果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