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的急救措施主要包括快速识别症状、紧急呼救与转运、保持气道与生命体征、急诊影像评估以及溶栓或再灌注治疗等关键步骤。早期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需争分夺秒处理。
1、快速识别症状
采用FAST原则判断,即面部不对称、肢体无力、语言障碍,发现异常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突发一侧肢体麻木、口角歪斜、言语不清或意识障碍均需警惕。
2、紧急呼救与转运
立即拨打120或送往具备卒中救治资质的医院。转运过程中避免剧烈晃动患者头部,保持平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
3、保持气道与生命体征
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监测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若出现呕吐需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必要时给予氧气支持,避免随意喂食或用药。
4、急诊影像评估
到达医院后需在20分钟内完成颅脑CT或MRI检查,明确梗死范围及血管阻塞部位。同时进行血液检查排除出血性疾病,评估是否符合溶栓指征。
5、再灌注治疗
发病4.5小时内可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溶栓,大血管闭塞者在24小时内可行机械取栓。治疗后需转入卒中单元监测颅内压、神经功能变化及并发症。
急性脑梗死救治的关键在于发病后3-6小时的黄金时间窗,及时识别症状并启动急救流程能显著降低致残率。患者及家属应掌握快速识别方法,确诊后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和二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