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需采取综合措施,主要包括接种疫苗、注意饮食卫生、改善卫生习惯等。
1、接种疫苗
接种甲型病毒性肝炎疫苗是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手段。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建议儿童及高危人群按计划接种。
2、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食用未煮熟的海产品或受污染的水源。食物需彻底加热,饮用水应煮沸或使用消毒设备处理,饭前便后规范洗手。
3、改善卫生习惯
保持个人及环境卫生,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及时洗手。集体机构需做好餐具消毒,处理患者排泄物时应佩戴防护用具。
4、隔离传染源
确诊患者需单独使用餐具及生活用品,在传染期(发病前2周至黄疸出现后1周)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排泄物需用漂白粉消毒处理。
5、增强免疫力
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蛋白质等营养素。避免过度劳累,慢性肝病患者更需加强防护措施。
日常若出现持续恶心、皮肤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诊后需遵医嘱进行抗病毒及保肝治疗。前往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区域前建议提前接种疫苗,高危职业人员应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