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化脓后需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加强局部护理,通常可通过日常护理、外用药物、口服抗生素、切开引流以及手术治疗等方法控制感染。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1.日常护理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接触污染物。可使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每日浸泡患指2-3次,每次10-15分钟,浸泡后需完全擦干。修剪指甲时应平直剪短,避免再次损伤甲周皮肤。急性期需减少患指活动,防止挤压造成感染扩散。
2.外用药物
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若存在明显红肿,可联合使用鱼石脂软膏促进脓肿成熟。用药前需先进行消毒处理,涂抹药膏后建议用无菌纱布包扎保护。
3.口服抗生素
对于伴发热或淋巴结肿痛的中重度感染,需口服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广谱抗生素。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能需要延长用药时间,需严格遵医嘱服用。
4.切开引流
当形成明显波动性脓肿时,需由外科医生在局麻下切开排脓,清除坏死组织。术后需每日换药并配合抗生素治疗,保持引流通畅。此操作可快速减轻局部张力,避免感染向指骨或甲床深部蔓延。
5.手术治疗
反复发作或甲床严重破坏者,可能需行部分甲板切除术或甲母质破坏术。通过手术去除病变组织可降低复发概率,术后需规范换药直至创面完全愈合,通常需要2-3周恢复期。
出现化脓性甲沟炎应及时到普外科或皮肤科就诊,避免自行挤脓导致感染扩散。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和红肿范围变化,若出现指端剧烈疼痛、皮肤发紫或全身寒战等症状,提示可能发生脓性指头炎或败血症,需立即急诊处理。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应加强血糖控制以促进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