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自行处理需注意清洁消毒、避免挤压、正确修剪指甲、合理用药以及及时就医等事项。若症状较轻,可尝试家庭护理,但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防止感染加重。
1.清洁消毒
甲沟炎多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自行处理时需保持局部清洁。可用温水浸泡患指10-15分钟软化皮肤,再用碘伏进行消毒,每日2-3次。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液体,以防加重皮肤损伤。
2.避免挤压
红肿初期切勿强行挤压排脓,这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可外涂莫匹罗星软膏或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药膏,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若已形成脓肿,需由医生进行切开引流。
3.修剪指甲
修剪时应保持指甲平直,前端不超过甲床。使用消毒过的指甲剪,避免修剪过短或边缘过深。嵌甲患者需用无菌镊子垫入棉球分离甲板与甲皱襞,缓解对甲周组织的压迫。
4.外用药物
局部感染可涂抹夫西地酸乳膏联合硝酸咪康唑乳膏进行抗细菌和抗真菌治疗。若出现渗液,可先用硼酸洗液湿敷后再用药。用药前需清洁擦干患处,用药后保持干燥透气。
5.及时就医
若自行处理3天无改善,出现搏动性疼痛、脓液积聚或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诊。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及儿童患者更应尽早就医,避免引发甲床损伤或骨髓炎。
处理期间应穿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患处受压摩擦。禁止自行使用鱼石脂等强刺激性药物,不建议采用塞棉花、贴胶布等民间疗法。若发展为慢性甲沟炎,可能需要拔甲或甲成形术等专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