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孩子过度矫情如何正确引导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孩子过度矫情时,家长可通过共情引导、建立规则、鼓励表达等方法进行正确干预,帮助孩子逐渐调整行为模式。具体需结合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保持耐心和一致性。

1、共情引导

当孩子表现出矫情行为时,家长应避免直接否定或斥责。可先接纳孩子的情绪,例如说“我知道你现在觉得委屈”,帮助孩子识别感受。随后用简单语言解释现实情况,如“但玩具需要排队轮流玩”。这种沟通方式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同时逐渐学会理性处理需求。

2、建立规则意识

明确家庭规则并坚持执行,例如规定每日零食量、电子屏幕使用时间等。当孩子通过哭闹、撒娇等方式试图突破界限时,家长需保持态度温和但立场坚定。可提前告知“我们约定好每天只看20分钟动画片”,并在孩子遵守后及时给予肯定,强化规则的重要性。

3、鼓励正确表达

教孩子用语言代替哭闹表达需求,例如示范说“我想要多玩一会儿可以吗”。可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模拟社交场景,引导孩子练习合理表达方式。当孩子主动使用正确沟通方式时,及时给予具体表扬,如“你今天好好说话让妈妈很欣慰”,增强正向行为动机。

日常生活中家长需以身作则,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急躁或过度情绪化反应。若矫情行为持续影响社交或学习,建议咨询儿童心理专家进行专业评估,通过游戏治疗、行为矫正等方法帮助孩子建立更健康的情绪调节机制。教养过程中应避免标签化孩子,多关注其积极行为并及时强化。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