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早期症状通常包括腹泻、腹痛、便血或黏液便等,持续时间因类型不同而异,急性结肠炎可能持续数天至2周,慢性可能反复发作数月。具体表现和病程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及时性等因素影响。
1、腹泻
结肠炎早期常见腹泻症状,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每日可达5-10次,粪便常呈稀水样或糊状。感染性结肠炎可能伴有恶臭,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出现黏液脓血便。这种情况可能持续数日,若未及时治疗可能转为慢性腹泻。
2、腹痛
多位于左下腹或下腹部,呈现阵发性绞痛或隐痛,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急性结肠炎腹痛较剧烈但持续时间短,通常1-2周消退;慢性结肠炎腹痛程度较轻但易反复,可能持续数月。
3、便血或黏液便
肠黏膜受损时可能出现血液或黏液混杂在粪便中,溃疡性结肠炎常见鲜红血便,缺血性结肠炎可能出现暗红色血便。急性发作期出血症状可能持续3-7天,慢性患者可能在缓解期和发作期间歇出现。
结肠炎患者需注意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急性期建议选择低纤维食物。若出现持续48小时以上的血便、发热或体重下降,应及时消化科就诊。确诊后需遵医嘱规范治疗,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慢性患者需定期进行肠镜复查监测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