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结直肠癌与饮食习惯有何关联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可能存在一定关联。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红肉及加工肉摄入、酒精摄入、肥胖以及乳制品和钙摄入不足等因素,均可能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1、高脂肪低纤维饮食

长期高脂肪饮食会增加胆汁酸分泌,而低纤维饮食导致肠道蠕动减缓,使致癌物质与肠黏膜接触时间延长。建议增加全谷物、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健康。

2、红肉及加工肉摄入

红肉中的亚铁血红素和高温烹饪产生的杂环胺具有潜在致癌性,加工肉含有的亚硝酸盐可在肠道转化为亚硝胺类致癌物。每周红肉摄入量建议控制在500克以内,并减少烟熏、腌制肉制品。

3、酒精摄入

乙醇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损伤肠黏膜细胞,长期酗酒还会影响叶酸代谢。研究显示每日酒精摄入超过30克,结直肠癌风险增加52%。建议男性每日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4、肥胖相关因素

腹部脂肪堆积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促进细胞异常增殖。体质指数每增加5kg/m²,结直肠癌风险提升9%。保持BMI在18.5-23.9范围内有助于降低风险。

5、乳制品和钙摄入不足

钙元素可与次级胆汁酸结合减少肠黏膜刺激,乳制品中的维生素D具有抗增殖作用。每日摄入400-800mg钙可使风险降低22-45%,建议适量食用低脂乳制品。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筛查,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注意饮食多样化。若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预警症状,应及时到消化科就诊。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可有效降低。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