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的影响程度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孩子遗传风险相对较高;若父母为普通近视,则遗传概率较低,后天环境因素更为重要。
1、遗传因素
高度近视的遗传倾向较为明显,尤其是600度以上的病理性近视,通常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关。如果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子女出现近视的概率可能达到60%以上,且多在学龄前就会显现。这类近视常伴有眼轴异常增长、眼底病变等器质性改变。
2、环境因素
中低度近视的发生主要与用眼习惯相关。即使父母存在近视,只要注意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维持30cm以上的阅读距离、每用眼40分钟休息10分钟等科学用眼方式,仍能有效降低近视发生率。临床数据显示,父母近视但注重用眼健康的孩子,近视发生率可比不注重防护的群体降低30%-50%。
建议从3岁起定期进行视力筛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对于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儿童,建议每3-6个月复查眼轴和屈光度,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或配戴角膜塑形镜。日常保证均衡营养,特别注重维生素A、DHA及钙质的摄入,这些营养素对巩膜强度和视网膜发育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