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近视眼是否由不良用眼习惯导致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近视眼的发生通常与不良用眼习惯密切相关,但也可能受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若存在视力下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具体原因。

1、不良用眼习惯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阅读姿势不当、光线过暗或过强等行为,会导致睫状肌持续痉挛和眼轴增长。例如持续使用电子设备超过1小时未休息,可能使眼内压增高约2-3mmHg,加速近视发展。这类情况引发的多为轴性近视,在青少年群体中占比可达60%以上。

2、遗传因素

父母双方均患高度近视时,子女遗传概率超过50%。此类近视多与FGF10、ZNF644等基因变异相关,通常在学龄前即显现,近视度数易超过600度,可能并发视网膜裂孔等眼底病变。

3、环境因素

每日户外活动不足2小时、自然光照度低于10000lux等情况,可能影响多巴胺分泌和巩膜胶原合成。研究显示增加户外活动可使近视发生率降低10%-15%,这与阳光促进维生素D合成及调节眼球生长有关。

日常应注意保持30cm以上阅读距离,每用眼40分钟休息5分钟。建议每半年进行散瞳验光,若发现儿童每年近视进展超过100度,需及时采取角膜塑形镜或低浓度阿托品等干预措施。病理性近视患者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排查视网膜脱离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