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语言发育存在个体差异,通常在1岁至2岁之间开始说简单的词汇和短语属于正常范围。语言能力的进展速度受遗传、环境刺激、听力发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家长需结合儿童整体发育情况综合判断。
1岁左右的婴幼儿通常能发出"爸爸""妈妈"等叠词,能理解简单的指令。这个阶段婴儿的发音器官逐渐成熟,开始通过模仿进行语言学习。1岁半时多数孩子能掌握10-20个单词,能将词语与具体物品对应。2周岁前后开始组合词语形成短句,如"妈妈抱""喝水水"等,此时语言理解能力明显提升。
若24月龄仍未出现有意义的单词,或36月龄无法使用简单句子,可能提示语言发育迟缓。这种情况可能与听力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等因素有关。临床数据显示,约5%-8%的学龄前儿童存在语言发育问题,其中男孩发生率略高于女孩。
建议家长从婴儿期开始多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儿歌、绘本等创造语言环境。发现孩子出现眼神交流减少、对呼唤反应迟钝、语言能力明显落后同龄人等情况时,应及时到儿童保健科或发育行为儿科就诊,由专业人员进行全面发育评估和干预指导。早期发现并进行语言训练,多数儿童能获得良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