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夜间咳嗽加重可以通过环境调整、药物治疗、保持呼吸道湿润、调整睡姿、及时就医等方法缓解。具体方法需结合咳嗽原因遵医嘱选择,避免自行盲目处理。
1、环境调整
夜间咳嗽可能与空气干燥、尘螨过敏等因素有关。建议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清水;定期清洁床单、地毯,避免毛绒玩具堆积,减少过敏原刺激。
2、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咳嗽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6月以下禁用)等抗生素;过敏因素导致的咳嗽可使用氯雷他定糖浆、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剧烈干咳可短期服用右美沙芬止咳糖浆,但需注意4岁以下儿童禁用中枢性镇咳药。
3、保持呼吸道湿润
夜间适量饮用温水或含服蜂蜜(1岁以上儿童)可缓解咽喉刺激。生理盐水雾化能稀释痰液,帮助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尤其适用于痰多不易咳出的情况。
4、调整睡姿
将孩子上半身垫高15~30度,采用侧卧位睡眠,有助于减少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鼻塞患儿可用生理性海盐水清洗鼻腔后再入睡。
5、及时就医
若咳嗽伴随呼吸困难、犬吠样咳嗽、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出现喘憋、口唇发绀等症状,需立即就诊排除喉炎、肺炎、哮喘急性发作等急症。长期夜间咳嗽超过2周应排查过敏性咳嗽、鼻窦炎等病因。
家长需注意观察咳嗽频率、痰液性状及伴随症状,避免擅自使用镇咳药掩盖病情。咳嗽期间保持饮食清淡,室内定时通风,避免接触二手烟等呼吸道刺激物。抗生素需严格按疗程使用,不可随意停药或增量,建议用药前通过血常规等检查明确感染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