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病毒感染可通过避免接触传染源、接种疫苗、注意个人卫生、增强自身免疫力以及加强疫情防护等措施进行预防。若出现疑似症状或接触史,应及时就医并采取隔离措施。
1、避免接触传染源
猴痘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分泌物或体液传播,日常需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毒的野生动物,如非洲松鼠、冈比亚袋鼠等。处理生肉时应佩戴手套,接触患者需做好防护,避免共用个人物品。
2、接种疫苗
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有约85%的交叉保护作用,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疫区居民可接种疫苗。
3、注意个人卫生
接触公共物品后需用肥皂水彻底洗手,使用含氯消毒剂对污染物品进行消杀。皮肤破损处需用防水敷料保护,避免病毒通过创口侵入。
4、增强自身免疫力
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适度进行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吸烟酗酒等削弱免疫力的行为。
5、加强疫情防护
在猴痘流行地区需佩戴口罩,避免参加人群聚集活动。归国人员需进行21天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疱疹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定点医院就诊。
日常需关注卫生部门发布的疫情动态,出入境时配合检疫措施。医务人员接诊可疑病例时应佩戴N95口罩、护目镜及防护服,患者接触过的床单需用100℃热水浸泡30分钟消毒。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通常1-3天可自行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