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疫苗常见的副作用通常包括注射部位反应、全身性症状以及过敏反应等。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或全身不适,但多数症状较轻微且可自行缓解。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建议及时就医处理。
1、注射部位反应
接种后常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疼痛或硬结,可能伴随轻微瘙痒或皮疹。这些症状通常在接种后1-3天内出现,多数在数日内自行消退。日常可用干净毛巾冷敷缓解肿胀,避免搔抓或摩擦局部皮肤。
2、全身性症状
部分接种者可能出现低热、乏力、头痛或肌肉酸痛等全身反应,可能与疫苗激活免疫应答有关。体温一般不超过38.5℃,可通过多饮水、适当休息缓解。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随寒战,需警惕继发感染可能。
3、过敏反应
极少数人可能发生皮疹、荨麻疹或呼吸困难等过敏表现,通常在接种后数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这类速发型过敏反应需立即使用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接种后建议留观30分钟以便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接种后应密切观察24小时内的身体反应,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如出现胸闷、喉头水肿等严重过敏症状,或发热超过3天未缓解,需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疫苗接种需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接种前应如实告知过敏史和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