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治疗需根据感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方案,一般采取日常护理、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物理治疗以及病情监测等方法。
1、日常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鼓励患儿多饮温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800-1200ml。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半流质食物,避免生冷油腻食品。保证每日12-14小时睡眠时间,婴幼儿可采用侧卧位缓解呼吸不畅。
2、对症治疗
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用药间隔不少于6小时。咳嗽剧烈影响睡眠时,2岁以上儿童可遵医嘱使用右美沙芬颗粒。鼻塞严重者可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喷鼻。
3、对因治疗
细菌感染确诊后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奇霉素颗粒。流感病毒感染者应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颗粒。支原体感染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
4、物理治疗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可有效缓解气道痉挛。年长儿可采用叩背排痰法,操作者五指并拢呈空心掌,自下而上轻叩背部,每次5-10分钟。
5、病情监测
每日记录体温波动4次,观察呼吸频率(婴幼儿>50次/分需警惕),注意有无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呼吸困难表现。血氧饱和度低于94%或持续发热超过72小时应及时复诊。
治疗期间应避免自行调整抗生素用量或更换药物,不同病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案存在差异。恢复期可进行肺功能锻炼,如吹纸片游戏等。建议疫苗接种后观察30分钟,流感疫苗需每年秋季接种。若出现喘息加重、嗜睡或拒食等情况,应立即前往儿科急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