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疼痛可能与肌肉劳损、颈椎病、心血管疾病、胆囊炎或肾结石等疾病有关,建议结合伴随症状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
1、肌肉劳损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过度负重或运动拉伤可能导致背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损伤,表现为局部酸痛或活动受限。患者需避免久坐久站,急性期可通过热敷缓解症状,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或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药物。
2、颈椎病
颈椎退行性病变压迫神经根时,可能引发颈肩部放射性疼痛并向后背扩散,常伴有上肢麻木、头晕等症状。治疗可配合颈托固定,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药物,配合针灸、牵引等物理治疗。
3、心血管疾病
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可能出现左侧后背放射性疼痛,伴随胸闷、气短、大汗等症状。需立即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确诊后可使用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急救药物,严重者需进行冠脉介入治疗。
4、胆囊炎
胆囊炎症刺激可能引发右侧肩背部牵涉痛,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伴有恶心、呕吐。治疗需禁食并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反复发作建议行胆囊切除术。
5、肾结石
结石移动过程中可能引发腰背部阵发性绞痛,可向会阴部放射,常伴随血尿、排尿困难。直径小于0.6cm的结石可通过服用排石颗粒、大量饮水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
若后背疼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发热、胸痛、血尿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X线、超声、CT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突然发力扭转腰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应定期监测血压、血脂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