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引发的后背疼可能与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筋膜炎等原因有关,需结合具体表现进行分析。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肌肉劳损
久坐时背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可能导致局部乳酸堆积及血液循环不畅,引发酸痛、僵硬感。这种情况通常通过热敷、按摩或适当活动后可缓解,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药物改善症状。
2、腰椎间盘突出
长期不良坐姿会增加腰椎间盘压力,可能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发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患者可能出现咳嗽时疼痛加重、下肢感觉异常等症状,可通过腰椎CT或磁共振检查确诊,常用甲钴胺片、依托考昔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配合物理治疗。
3、筋膜炎
腰背筋膜长期受牵拉可能产生无菌性炎症,表现为局部压痛、活动受限,晨起时僵硬感明显。急性期可通过红外线照射、冲击波治疗改善,药物可选择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贴剂、复方氯唑沙宗片等,同时需纠正不良坐姿习惯。
日常需保持正确坐姿,建议每30-60分钟起身活动,进行腰背肌拉伸锻炼。座椅应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支撑设计,避免沙发等过软座椅。若出现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或夜间痛醒等情况,应立即前往骨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