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后背疼痛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颈椎病、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内脏疾病等因素有关。该症状的诱因较多,若长期存在或伴随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生理性原因
中老年人长期保持不良姿势、过度劳累或背部肌肉受凉时,可能导致局部肌肉劳损,引发乳酸堆积及痉挛性疼痛。此类疼痛在适当休息、热敷按摩后多可缓解,日常需注意劳逸结合并避免久坐久站。
2、颈椎病
颈椎退行性变可能压迫神经根,引起颈肩部疼痛并放射至后背区域,常伴随上肢麻木、头晕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颈复康颗粒、甲钴胺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改善症状。
3、骨质疏松
雌激素水平下降、钙质流失等因素易导致骨质疏松,严重时可能引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出现持续性后背疼痛,身高缩短、驼背也是典型表现。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并注射鲑降钙素注射液。
4、心血管疾病
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发作时,疼痛可能放射至后背部位,尤其左肩背部常见,多伴有胸闷、气促、冷汗等症状。此时需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并尽快进行冠脉造影等检查,必要时行支架植入术。
5、内脏疾病
胆囊炎、胰腺炎等疾病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后背牵涉痛,如急性胰腺炎常出现中上腹疼痛向腰背部放射,伴随恶心呕吐。治疗需根据病因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严重者需手术干预。
出现后背疼痛需避免盲目推拿或自行服用止痛药,特别是突发剧烈疼痛或伴随呼吸困难、意识改变时,应立即急诊处理。日常建议保持适度运动,注意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心血管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