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后背疼痛可能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也可能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原因所致。若疼痛持续存在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久坐、弯腰驼背,可能导致背部肌肉劳损或筋膜炎症。例如长时间使用电脑时颈部前倾,会加重胸椎和肩胛区负荷,引发慢性酸痛。此外,缺乏运动、肥胖或睡眠时床垫过软,也可能导致背部肌肉支撑力不足,出现持续性隐痛。
2、颈椎病
颈椎退行性病变可能压迫神经根,引起颈肩部放射性疼痛并向后背蔓延。患者常伴有上肢麻木、头晕等症状,可通过颈椎MRI确诊。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颈复康颗粒、洛索洛芬钠片、乙哌立松片等药物,配合牵引治疗。
3、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时,可能引发下背部疼痛并向腿部放射。长时间弯腰搬重物、剧烈运动等不良习惯易诱发此病。急性期可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甲钴胺片、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缓解症状,必要时需进行椎间孔镜手术。
4、强直性脊柱炎
该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导致脊柱关节慢性炎症,表现为晨起后背僵硬、夜间疼痛加重。HLA-B27基因检测和骶髂关节CT有助于诊断。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依托考昔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等药物。
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每40分钟起身活动并做扩胸运动。建议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避免单侧负重。若调整生活习惯后疼痛未缓解,或出现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到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