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钙在医疗中通常作为盖髓剂、根管消毒材料、骨修复材料、抗感染药物以及中和酸性物质使用。其作用机制与其理化性质密切相关,需在专业医疗场景下应用。
1、盖髓剂
氢氧化钙能够刺激牙髓细胞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当牙髓暴露或深龋近髓时,直接覆盖可隔绝外界刺激,维持牙髓活性,常用于活髓保存治疗。
2、根管消毒
氢氧化钙糊剂通过缓慢释放羟基离子,形成强碱性环境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其抗菌谱覆盖根管内常见厌氧菌群,可有效减少根尖周炎复发风险,需封药1-2周发挥作用。
3、骨修复材料
与磷酸盐缓冲液混合后生成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骨传导性和生物相容性。常用于颌骨缺损填充或牙槽嵴重建,通常与胶原蛋白或硫酸钙复合使用以增强机械强度。
4、抗感染
强碱性可改变创面pH值抑制细菌增殖,常用于烧伤创面或慢性溃疡处理。通过破坏细菌酶系统发挥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抑制效果。
5、中和酸性
能快速中和强酸物质,在化学灼伤急救时用于皮肤冲洗。与氢离子反应生成钙盐沉淀,阻止酸性物质继续渗透损伤深层组织,但需注意避免过度使用导致碱性灼伤。
使用氢氧化钙制剂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根管封药需控制时间防止牙体变色。骨缺损修复需根据影像评估选择合适剂型,皮肤应用后需及时清理残留物。具体治疗方案应由专科医生根据临床指征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