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耐药性是如何产生的?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耐药性的产生通常与病原体基因突变、抗生素滥用以及细菌自身适应性机制有关。这些因素共同导致药物效果下降,甚至完全失效。

1、基因突变

病原体在繁殖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产生耐药基因。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能改变药物作用靶点,使抗生素无法识别并结合,从而降低药效。例如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突变可导致对利福平的耐药性。

2、抗生素滥用

不规范使用抗生素会加速耐药菌筛选。当抗生素浓度不足时,敏感菌被抑制,耐药菌获得生存优势并大量繁殖。临床上常见于患者自行停药、未完成疗程或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情况。

3、适应性机制

细菌通过多种生化机制抵抗药物。包括产生灭活酶分解抗生素,如β-内酰胺酶分解青霉素类药物;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减少药物摄入;主动外排泵将抗生素排出体外等。这些机制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菌株,导致多重耐药。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耐药性发展的关键。应严格遵循医嘱完成疗程,避免自行购买抗生素。医疗机构需加强耐药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若出现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