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通常可以治愈,但具体预后与治疗时机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并遵医嘱进行抗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延误治疗可能增加并发症风险。
1、规范抗菌治疗
鼠疫杆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早期使用链霉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等药物可有效杀灭病原体。治疗过程中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并保证足够的疗程,通常需要持续用药至体温恢复正常后7-10天。联合用药方案可提高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2、并发症处理
延误治疗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此时需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生命支持治疗,包括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等综合措施。合并肺炎或脑膜炎者还需调整抗生素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
鼠疫属于法定甲类传染病,发病后应立即隔离治疗。日常生活中需避免接触病死动物,疫区居民要做好防蚤措施。若突发高热、淋巴结肿痛等疑似症状,需立即前往传染病专科医院就诊,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