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礞石作为一味矿物类中药,通常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消痰下气、通便导滞以及散结消肿等功效与作用。其性味咸平,主归肝、肺、胃经,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治疗相关证候。
1、镇惊安神
青礞石含有镁、铝等矿物成分,中医认为其质重沉降的特性可安定神志。对于癫痫、惊风等病症出现的神志不安、肢体抽搐等症状,常与朱砂、琥珀等配伍应用。
2、平肝潜阳
该药材能抑制肝阳上亢,改善因肝火旺盛引起的头痛眩晕、烦躁易怒等表现。在治疗高血压或更年期综合征时,多与石决明、牡蛎等平肝药物同用。
3、消痰下气
其化痰作用可化解顽痰老痰,对于痰热壅肺导致的咳嗽痰稠、胸闷气喘有较好效果。常与黄芩、瓜蒌等清热化痰药配伍,促进呼吸道痰液排出。
4、通便导滞
青礞石的沉降之性可促进肠道蠕动,适用于实热积滞引起的大便秘结。需注意因其质地重坠,脾胃虚弱者慎用。
5、散结消肿
外用时能缓解痈肿疮毒,通过局部外敷帮助消散皮下结节。现代研究显示其含有的微量元素可能具有收敛消炎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青礞石需经过煅制等炮制处理后方可入药。该药属于攻伐之品,不宜长期大量使用,孕妇及体虚者应禁用。具体用药需由中医师根据患者体质进行辨证配伍,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引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