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腔通常分为喉前庭、喉中间腔和声门下腔三个部分。这些区域的划分主要基于喉腔内结构的位置和功能差异。
1、喉前庭
喉前庭位于喉腔的上部,范围自喉入口至室带水平。这一区域黏膜较为疏松,当发生炎症或过敏反应时容易出现肿胀。在吞咽过程中,喉前庭可通过暂时关闭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2、喉中间腔
该区域介于室带与声带之间,包含两侧对称的喉室结构。喉室内壁分布有黏液腺体,可分泌润滑液保护声带表面。声带作为发声的核心结构,其振动频率可达成年男性125Hz、女性210Hz左右,损伤后可能导致声音嘶哑。
3、声门下腔
位于声带下方至环状软骨下缘,呈上窄下宽的圆锥形结构。此处是儿童呼吸道最狭窄部位,直径仅4-6mm,发生炎症水肿时容易引起呼吸困难。其黏膜下层与气管软骨环紧密相连,具有较强的抗压性。
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用声、减少刺激性气体吸入,出现持续性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就诊。喉镜检查可直观观察各腔室结构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