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输血小板的指征是什么?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输注血小板的指征通常包括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功能异常、活动性出血或手术需要等情况。具体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血小板减少症

当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⁹/L时,存在自发性出血风险,尤其是伴有发热、感染或凝血功能异常时需及时输注。若存在颅内出血、眼底出血等高风险部位出血倾向,即使血小板计数高于此阈值也应考虑预防性输注。

2、血小板功能异常

常见于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或获得性功能障碍(如尿毒症、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当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或需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即使血小板计数正常,仍需根据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决定是否输注。

3、手术或创伤性出血

进行神经外科、眼科等精细手术时,通常要求血小板计数维持在50×10⁹/L以上。严重创伤、产后大出血等急性失血情况下,若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⁹/L或存在进行性下降趋势,应及时补充血小板以维持止血功能。

需注意的是,输注前应评估患者出血风险、血小板破坏原因及是否存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除非存在危及生命的出血,否则应谨慎输注。输注后需监测血小板计数上升情况及临床止血效果,避免不必要的反复输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