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房结是位于右心房上部的一个特殊心肌组织,属于心脏传导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心脏起搏的功能。它通常包含位置结构、功能作用以及临床意义等三个关键方面。
1、位置结构
窦房结位于右心房上腔静脉入口处的心外膜下,呈椭圆形结构,长约10-20毫米,宽约2-3毫米。其内部主要由起搏细胞、移行细胞和少量胶原纤维构成,这些细胞具有自律性,能够自主产生电信号。窦房结的血液供应多来自窦房结动脉,约60%的人群由右冠状动脉分支供血。
2、功能作用
窦房结是心脏正常心律的起搏点,每分钟可发出60-100次电冲动,通过传导系统协调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其自律性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双重调节,例如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会使心率加快,而静息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会减缓心率。这种节律控制机制确保了心脏能根据机体需求动态调节泵血效率。
3、临床意义
当窦房结功能障碍时,可能引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表现为严重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快慢综合征。临床诊断需结合动态心电图、心内电生理检查,治疗可能涉及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此外,心肌缺血、心肌炎等疾病也可能影响窦房结功能,导致心律失常。
日常应关注心慌、晕厥等异常症状,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确诊窦房结相关疾病后,需严格遵循心内科医师的治疗方案,避免自行调整药物或延误干预时机。保持良好的心血管健康习惯,如控制血压、戒烟限酒,有助于维护窦房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