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常见的异常步态有哪些?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常见的异常步态包括偏瘫步态、帕金森步态、跨阈步态、剪刀步态以及共济失调步态等,可能与神经系统或肌肉骨骼疾病有关。若发现步态异常,建议尽早就医评估。

1、偏瘫步态

常见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表现为患侧下肢伸直僵硬,行走时需向外侧划圈,同侧上肢屈曲无法自然摆动。此类患者多伴有肢体肌力下降、肌张力增高,需通过康复训练改善运动功能。

2、帕金森步态

典型特征为小碎步、身体前倾、起步困难,转身时呈现慌张步态。这与基底节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相关,患者常伴静止性震颤和面具脸,可通过左旋多巴制剂缓解症状。

3、跨阈步态

多由腓总神经损伤引起足下垂所致,行走时需过度屈髋、屈膝抬高下肢,如同跨越门槛。常见病因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肌电图检查可明确损伤程度。

4、剪刀步态

因下肢内收肌群张力亢进,双膝内侧持续摩擦,步态呈交叉剪刀状。多见于脑性瘫痪或脊髓损伤患者,与锥体束受损相关,肉毒素注射可暂时降低肌张力。

5、共济失调步态

小脑病变导致躯干平衡障碍,表现为步基增宽、左右摇晃,闭目站立时易倾倒。常见于遗传性共济失调、酒精中毒等,需完善头颅MRI明确病变部位。

日常需关注步态变化,避免跌倒损伤。建议及时至神经内科就诊,通过步态分析、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平衡训练、肌力锻炼等针对性干预。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