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窒在中医辨证中常见肺经蕴热、肺脾气虚、气滞血瘀等证型,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方剂、针灸、西药干预等。患者需经专业中医师辨证后选择适宜方案,避免自行用药。
1、肺经蕴热
此类证型多因外感风热或肺火壅盛所致,表现为鼻塞时轻时重、涕黄黏稠、鼻腔黏膜充血。治疗以清热通窍为主,可选用苍耳子散加减,方中含苍耳子、辛夷、薄荷等药材。日常可配合迎香穴按摩改善局部循环。
2、肺脾气虚
常见鼻塞反复发作、遇寒加重、流清涕、倦怠乏力等症状,多因肺脾功能不足导致卫外不固。治疗宜益气固表,常用补中益气汤合玉屏风散,含黄芪、白术、防风等成分。建议适度进行八段锦等养生锻炼增强体质。
3、气滞血瘀
病程较长者易出现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黏膜暗红增厚等瘀血阻滞表现。治疗需活血化瘀通窍,方选通窍活血汤,常用药材包括赤芍、川芎、桃仁等。西医治疗可配合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缓解黏膜水肿。
出现鼻塞症状建议尽早就诊,通过鼻内镜、鼻阻力检测等明确病因。中医治疗期间需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注意鼻腔清洁护理。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需考虑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等外科干预,术后定期复查防止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