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的禁忌症主要包括血液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急性感染期、妊娠期、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区域、未控制的糖尿病、免疫抑制状态、无法配合的精神疾病以及药物过敏史等。存在上述情况时,需由医生评估风险并谨慎操作。
1、血液系统疾病
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拔牙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需先进行血液专科治疗和评估。
2、严重心血管疾病
近期发生过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或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拔牙可能诱发心血管意外,需在病情稳定后由心内科医生会诊。
3、急性感染期
如急性牙龈炎、冠周炎或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时,拔牙可能使感染扩散,需先进行抗感染治疗。
4、妊娠期
妊娠前三个月可能增加流产风险,临产前三个月可能诱发早产,非紧急情况建议产后择期处理。
5、恶性肿瘤
颌骨肿瘤区域拔牙可能加速肿瘤扩散,需结合肿瘤治疗方案综合判断。
6、放射治疗区域
放疗后3-5年内,颌骨可能出现放射性骨坏死,该区域拔牙需特别谨慎。
7、未控制的糖尿病
血糖过高会影响组织修复和抗感染能力,需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88mmol/L以下再行处理。
8、免疫抑制状态
器官移植术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艾滋病患者,感染风险显著增高,需加强围术期管理。
9、精神疾病
严重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操作的患者,需在镇静或全身麻醉下进行。
10、药物过敏史
对局部麻醉药有过敏反应者,需提前进行药物皮试或选择替代麻醉方案。
拔牙属于有创操作,患者应主动向医生提供完整的病史资料。医生会根据全身状况、口腔局部情况以及辅助检查结果,权衡治疗利弊。对于必须拔牙的高危患者,建议在综合医院口腔科住院治疗,并做好急救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