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水肿是指由于肾脏功能障碍导致体内水分和钠盐潴留,从而引发的局部或全身性水肿。这种水肿通常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蛋白质流失过多等因素有关,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炎等疾病。
肾性水肿的发生与肾脏排泄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当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体内多余的水分和钠无法有效排出,导致组织间隙积液。同时,大量蛋白质通过受损的肾小球滤过膜漏出至尿液(蛋白尿),会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进一步促使液体向组织间隙转移。患者除水肿外,可能伴随尿量减少、尿液泡沫增多、血压升高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肾功能指标异常。常见的肾脏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等都可能引发此类水肿。
建议出现持续性水肿的患者及时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测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检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负担。若确诊为肾脏疾病,需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包括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切勿自行使用利尿剂以免干扰病情判断。定期复查尿蛋白和肾功能指标有助于监测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