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残余尿是什么意思?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残余尿通常指排尿后膀胱内残留的尿液量。正常情况下,人体排尿后膀胱内残余尿量应小于50ml,若超过100ml则提示可能存在异常。残余尿的检测对评估泌尿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1、残余尿的定义

残余尿是指完成自主排尿后仍滞留在膀胱内的尿液。排尿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需要膀胱逼尿肌收缩和尿道括约肌松弛协同作用。当排尿动力不足或存在梗阻时,尿液无法完全排空,形成残余尿。

2、正常值范围

健康成年人通过B超检测的残余尿量通常不超过50ml。超过100ml常提示存在病理状态,介于50-100ml之间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老年群体因膀胱肌肉松弛,残余尿量可能稍高于青壮年,但持续超过100ml仍需警惕。

3、临床意义与检测方法

残余尿增多常见于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尿道狭窄等疾病。前列腺增生患者因尿道受压,可出现排尿困难及残余尿量增加;神经源性膀胱则因神经控制异常导致膀胱排空障碍。临床检测主要通过导尿法或B超检查,其中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可重复性强的优点。

若出现尿频、尿不尽、尿流变细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残余尿量检测结果,结合尿流动力学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等进一步明确病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规律排尿习惯,避免憋尿等不良行为。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