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痒的辨证施治需根据具体证型选择相应治法,常见证型包括湿热下注、肝肾阴虚、血虚风燥等,需结合内服中药、外治法及日常调理综合干预。
1、湿热下注
此类患者阴部瘙痒常伴有灼热感,分泌物量多色黄质稠,气味腥臭,舌红苔黄腻。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可内服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中药包括龙胆草、黄芩、栀子等。若局部红肿明显,可配合苦参、黄柏煎汤外洗。
2、肝肾阴虚
表现为阴部干涩灼痒,夜间加重,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红少苔。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化裁,常用药材如知母、黄柏、熟地黄等。可辅以女贞子、旱莲草等滋阴药物煎水坐浴。
3、血虚风燥
多见于老年或体虚者,瘙痒反复发作,皮肤干燥脱屑,伴面色萎黄,舌淡苔薄。治当养血润燥、祛风止痒,内服可选当归饮子加减,含当归、川芎、白芍等。外用可选用地肤子、白鲜皮等润肤止痒之品熏洗。
4、外治法
无论何种证型,均可配合蛇床子、花椒、百部等中药煎汤熏洗坐浴,每日1-2次,水温控制在40℃左右。合并皮肤破损者可选用青黛散外敷,起到收敛消炎作用。
5、日常调理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饮食忌辛辣刺激及海鲜发物;调节情志避免焦虑;瘙痒剧烈时切忌搔抓,可用冷毛巾湿敷缓解。
出现阴痒症状应及时到中医妇科就诊,通过望闻问切明确证型。需注意同一患者可能兼夹多种病机,治疗过程中证型可能发生转化,应根据病情变化动态调整方药,避免长期自行使用清热燥湿类药物损伤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