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象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者对身体形象的扭曲认知或过度关注。这类患者通常对自身外貌、体型等存在不切实际的负面评价,可能引发明显的心理痛苦或社交障碍。
体象障碍的临床表现包括反复关注自认为存在缺陷的身体部位,如皮肤、五官、体型等,并采取过度检查或掩饰行为,例如频繁照镜子、过度化妆或反复寻求整形手术。其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异常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如童年创伤、完美主义倾向或社会审美压力。部分患者可能伴随焦虑、抑郁情绪,严重时甚至出现自伤或自杀倾向。该障碍常与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等共病,需通过专业心理评估结合病史采集进行诊断。
若怀疑存在体象障碍,建议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认知行为疗法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氟西汀)是主要治疗手段。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关注外貌,培养多元审美观念,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未经专业评估不建议擅自进行医美整形,这可能导致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