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中毒的急救措施主要包括脱离污染源、清除毒物、促进排泄、药物治疗以及对症支持。具体方法需根据中毒途径和严重程度而定,建议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1、脱离污染源
若为吸入性中毒,需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皮肤接触者应迅速脱去污染衣物,避免毒物持续吸收。
2、清除毒物
皮肤沾染铬化合物时,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眼部接触需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持续冲洗,并避免揉搓。口服中毒者可饮用牛奶或蛋清保护胃黏膜,若意识清醒且无禁忌证,可尝试催吐。
3、促进排泄
对于已吸收的铬元素,可遵医嘱使用二巯丙磺钠注射液、硫代硫酸钠注射液等解毒剂,通过络合作用加速重金属排出。同时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对症支持
出现呼吸困难者需给予吸氧,严重者可能需要机械通气。肾功能受损时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
5、药物治疗
除解毒剂外,可根据症状使用西咪替丁胶囊缓解胃肠道损伤,注射用谷胱甘肽保护肝脏功能,出现过敏性休克时需及时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
发生铬中毒后,应在初步急救处理后立即送往具备中毒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就医时需准确提供接触物质成分、接触时间及已采取的急救措施,避免擅自使用偏方或未经验证的解毒方法。后续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血铬浓度,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