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症酸中毒是由于体内脂肪分解产生过量酮体堆积,导致血液酸化的代谢异常,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糖尿病、酗酒等病理性原因有关。常见原因包括饥饿或过度节食、糖尿病、酗酒以及其他代谢性疾病,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饥饿或过度节食
长期未摄入足够碳水化合物时,机体通过分解脂肪供能,产生大量酮体。若超出代谢能力,酮体在血液中蓄积,可能引发酸中毒。此类情况可通过补充葡萄糖、调整饮食结构缓解。
2、糖尿病
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绝对缺乏,或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应激时,脂肪分解亢进导致酮体生成过多。同时血糖无法被利用,进一步加重代谢紊乱,出现多尿、口渴、呼吸深快等症状。需立即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纠正。
3、酗酒
酒精代谢会抑制肝脏糖异生,促使脂肪分解加速,同时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长期酗酒者可能因β-羟丁酸等酮体物质堆积引发酸中毒,常伴随恶心、腹痛。治疗需静脉补液,并给予维生素B1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
4、其他代谢性疾病
严重肝病、先天性代谢缺陷(如甲基丙二酸血症)等疾病可能干扰酮体代谢,导致异常蓄积。需根据具体病因使用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碳酸氢钠片等药物,并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若出现呼吸有烂苹果味、意识模糊等症状,提示病情危重,应立即急诊处理。日常需规律饮食,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监测血糖和酮体,避免擅自停用胰岛素。酗酒者需尽早戒酒并接受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