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疗法是一种通过控制性降低患者体温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医疗手段。该疗法通常将核心体温维持在32-34℃,主要应用于降低脑代谢、减轻组织损伤等场景,常见于重症监护和神经保护领域。
亚低温疗法在临床中常用于心脏骤停后脑保护、颅脑创伤以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危急情况。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降低细胞代谢速率,减少氧耗量,同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和自由基生成,从而缓解继发性脑损伤。实施时多采用体表降温设备如冰毯、冰帽,或通过血管内导管进行体内降温,治疗周期通常持续24-72小时,过程中需持续监测凝血功能、电解质水平和生命体征。
该治疗需在具备监护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治疗指征,严格控制降温速度和复温过程。治疗期间可能发生寒战、心律失常或感染风险,因此需要专业团队进行精细化管理。患者及家属不应自行尝试任何形式的降温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应严格遵循医嘱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