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尿液可能呈现哪些颜色?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尿液的颜色受多种因素影响,通常可呈现透明、浅黄、深黄、琥珀色、红色、橙色、蓝色、绿色以及乳白色等。颜色差异可能与饮水量、饮食、药物或疾病有关,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

1、透明或浅黄色

正常尿液颜色多为透明或浅黄色,主要与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关。当饮水量足够时,尿液稀释导致颜色变浅。若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可能出现完全透明的尿液,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2、深黄色或琥珀色

常见于饮水不足或脱水状态。尿液浓缩时,尿胆素含量增加,颜色加深。此外,服用复合维生素B或维生素B2(核黄素)等药物时,也可能导致尿液暂时性呈现深黄色。

3、红色或粉红色

可能由血尿引起,常见于尿路感染、结石、肾炎等疾病。部分食物如甜菜、红心火龙果或药物(如利福平)也可能导致尿液短暂变红。若排除饮食因素后仍持续存在,需及时就医检查。

4、橙色或蓝绿色

橙色尿液可能与肝胆疾病(如黄疸)或服用利福平、柳氮磺吡啶等药物有关。蓝绿色尿液较为罕见,通常与使用亚甲蓝、异丙酚等药物或某些代谢异常疾病(如高钙血症)相关。

5、乳白色或浑浊

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脓尿)、乳糜尿或磷酸盐尿。乳糜尿多由淋巴管阻塞引起,而脓尿常伴随尿频、尿急等症状,需通过尿常规检查明确原因。

若尿液颜色异常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尿痛、发热、腰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等项目。日常应保持每日1500~2000ml饮水量,避免过量摄入可能影响尿液颜色的食物或药物。用药期间出现颜色变化可咨询医生,切勿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