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通常可按化学结构、作用时间以及给药途径进行分类,具体类型需结合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理使用此类药物有助于控制炎症、调节免疫,但需严格遵医嘱以避免副作用。
1、按化学结构分类
糖皮质激素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可的松类、泼尼松类和地塞米松类。可的松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主要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泼尼松类药物包括泼尼松龙,抗炎作用较强,常用于过敏性疾病;地塞米松类药物如地塞米松,作用持久,多用于严重感染或休克。
2、按作用时间分类
短效糖皮质激素包括可的松、氢化可的松,作用时间约8-12小时,适用于短期治疗;中效药物如泼尼松、泼尼松龙,作用持续12-36小时,多用于慢性炎症;长效类以地塞米松、倍他米松为代表,作用超过36小时,常用于危重病症的抢救。
3、按给药途径分类
口服制剂如泼尼松片方便长期用药;注射剂型包括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适用于急症;外用乳膏如氢化可的松软膏可治疗皮肤炎症;吸入剂型如布地奈德气雾剂主要用于呼吸道疾病局部治疗。
糖皮质激素属于处方药物,使用前需经专业医师评估。长期应用可能引发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患者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治疗期间如出现异常体重增加、视力变化等情况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