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的检测方法通常包括血清学检测、病原体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测、影像学检查以及血常规和肝功能检查等辅助手段。具体需根据病情由医生综合判断选择。
1、血清学检测
这是最常用的筛查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布鲁氏菌抗体判断感染情况。例如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可作为初筛,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抗体效价≥1:100有诊断意义。当抗体效价呈4倍以上增长时,提示急性感染可能。
2、病原体培养
从患者血液、骨髓或病变组织中分离培养布鲁氏菌是确诊的金标准。需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操作,培养周期约1-4周。急性期血培养阳性率可达70%,慢性期则需骨髓培养提高检出率。
3、分子生物学检测
PCR技术可直接检测布鲁氏菌DNA,具有快速、特异性强的特点。适用于早期诊断或培养阴性但高度怀疑感染的病例,能检测到最少10-100个细菌拷贝,对慢性感染检测灵敏度达85%以上。
4、影像学检查
超声、CT或MRI用于评估并发症。约30%-85%患者出现骨关节病变,X线可见骶髂关节炎;肝脏受累时超声显示肝脾肿大,CT可见多发低密度灶。合并睾丸炎时超声可见睾丸血流信号增强。
5、辅助检查
急性期血常规可见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慢性期可能出现贫血。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约20%-40%,表现为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在活动期常明显增高。
建议出现疑似布鲁氏菌病症状如波状热、多汗、关节痛时,及时到感染科就诊。确诊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日常接触牛羊等牲畜时应注意个人防护,食用乳制品需彻底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