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脾与肾在中医中有何关联?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脾与肾在中医中存在密切关联,涉及先天与后天互资、阳气根本、水液代谢协同、精血互化以及病理相互影响等方面。二者通过生理功能与物质代谢的相互作用,共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平衡。

1.先天与后天互资

脾为后天之本,负责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以充养全身;肾为先天之本,贮藏精气以促进生长发育。脾的运化功能依赖肾阳的温煦,而肾中精气也需脾运化的水谷精微不断补充,两者相互滋生。

2.阳气根本

脾阳与肾阳共同构成人体阳气的根基。脾阳推动食物消化吸收,肾阳则温煦脏腑并促进气化功能。若肾阳不足会导致脾阳虚弱,出现畏寒、腹泻等症状;长期脾阳虚损也会累及肾阳,形成脾肾阳虚证。

3.水液代谢协同

脾主运化水湿,肾主司膀胱开阖。脾将水液上输至肺进行宣发肃降,代谢后的水液下归肾脏,经肾阳气化后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脾肾功能失调可导致水湿停滞,出现水肿、痰饮等病症。

4.精血互化

脾化生的气血能滋养肾精,而肾精又可转化为血。脾虚导致气血不足时,可能引起肾精亏虚;肾精不足也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形成面色萎黄、头晕耳鸣等精血两虚的表现。

5.病理相互影响

脾虚失运会导致水谷不化,长期可致肾精亏耗;肾阳不足则影响脾阳,出现完谷不化、五更泄泻。临床常见脾肾两虚型慢性腹泻,需采用脾肾双补的治法。

日常应注意饮食规律,适量食用山药、芡实等健脾益肾的食物,避免生冷油腻。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可调和脾肾功能。若出现腰膝酸软、长期腹泻等症状,建议到中医科就诊,通过四诊合参进行辨证调理,切勿自行服用补肾壮阳类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